6月15日拍攝的拼對成功的鳥足曲身頂尊神像。
6月16日,三星堆考古研究團隊宣布將8號“祭祀坑”新發現的頂尊蛇身銅人像與1986年2號“祭祀坑”出土的青銅鳥腳人像殘部拼對成功,專家將這件文物重新命名為鳥足曲身頂尊神像。在“分離”3000年后終于合體,專家認為這件充滿想象力的珍貴文物堪稱中國青銅文明的“巔峰之作”。
“合璧”而成的這件鳥足曲身頂尊神像,頭頂尊、手撐罍、腳踏鳥,身體向后翻起,完成了一個高難度“動作”,反映了當時祭祀行為中非常重要的儀式、行為。五綹立發的人像造型,與之前三星堆發現的辮發銅人像和髻發銅人像不同,可能代表著三星堆又一種身份的人群。
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三星堆考古研究所所長冉宏林介紹,跨坑文物拼對,證實了以前的推測,對后續文物修復有重要指導意義。
新華社發(魯海子攝)

6月15日拍攝的拼對成功的鳥足曲身頂尊神像。
6月16日,三星堆考古研究團隊宣布將8號“祭祀坑”新發現的頂尊蛇身銅人像與1986年2號“祭祀坑”出土的青銅鳥腳人像殘部拼對成功,專家將這件文物重新命名為鳥足曲身頂尊神像。在“分離”3000年后終于合體,專家認為這件充滿想象力的珍貴文物堪稱中國青銅文明的“巔峰之作”。
“合璧”而成的這件鳥足曲身頂尊神像,頭頂尊、手撐罍、腳踏鳥,身體向后翻起,完成了一個高難度“動作”,反映了當時祭祀行為中非常重要的儀式、行為。五綹立發的人像造型,與之前三星堆發現的辮發銅人像和髻發銅人像不同,可能代表著三星堆又一種身份的人群。
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三星堆考古研究所所長冉宏林介紹,跨坑文物拼對,證實了以前的推測,對后續文物修復有重要指導意義。
新華社發(魯海子攝)
【管理員提示】
·在發布信息時,請您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有關法律、法規,并尊重網上道德;
·因您的言論直接或間接導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責任由您個人承擔;
·管理人員有權根據欄目需要對留言內容進行刪改。